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4)
2013-08-09 16:27:57 3007
  • 收藏
  • 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2.按照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将强调(  )。

      A.综合性、实践性、弹性

      B.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

      C.自主性、综合性、探索性

      D.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

      3.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4.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形式是(  )。

      A.深思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5.下列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

      A.教学科研

      B.教育教学

      C.管理学生

      D.监护学生

      6.教师未经学生允许偷看学生信件,触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

      A.隐私权

      B.人格权

      C.受尊重权

      D.受教育权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8.对于一个较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在(  )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

      B.白日梦

      C.自动化的

      D.睡眠

      1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12.(  )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

      A.斯金纳

      B.阿特金森

      C.阿尔波特

      D.布卢姆

      13.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14.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率,其中描述动机的是(  )。

      A.效果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同化律

      15.斯金纳认为,(  )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17.双轨制在(  )表现得非常典型。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中国

      18.(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19.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本著作,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2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2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23.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无法判断

      24.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  )。

      A.孟禄

      B.达尔文

      C.利托尔诺

      D.汤姆逊

      2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特性是(  )。

      A.身心和谐发展

      B.强调培养武士和公民

      C.强调劳动教育

      D.强调农业和法律教育

      26.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27.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2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法

      29.(  )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A.教育测量

      B.教育测验

      C.考试

      D.教育评价

      3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

      B.物质文化

      C.设施文化

      D.规范文化

      2.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班风的方法有(  )。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3.测验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  )。

      A.便于组织

      B.便于实


    上一页: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5) 下一页: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4)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