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7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前押题试卷二
2017-04-10 09:41:05 5202
  • 收藏
  • 管理
    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媒体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我国教师法对于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规定有哪些?(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
    3.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3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6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名学生的智商都在正常范围内。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半年以后,这l8名同学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是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   )
    A.期望B.最近发展区
    C.思维发展D.心理需要
    4.初二一班的张小强不爱数学,他讨厌数学,甚至对数学恨之入骨。张小强为何如此讨厌数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经常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结合案例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小强,离开学校,数学也没什么用处,不用学。”
    B.“小强,数学本身就比较难,学不会就不学。”
    C.“小强,数学要较高的思维水平,你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D.“小强,你数学学得不好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投入足够的时间,需要继续努力。”
    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漏一罚十”、“错一罚十”主要运用的是什么学习策略?(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
    6.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率”这一概念,只见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圆盘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不同。”然后,老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出:“每个圆盘可以分解为圆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个部分,而每个圆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圆面大小、直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继而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圆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强调,只要是圆,不论大小,它们都有一个固定关系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大约是3.14倍),这个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接着问学生:“什么叫圆周率?”同学们基本上都认识和掌握了圆周率这个概念一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圆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和解决有关圆的问题。”
    案例中,出现了哪几个思维过程?(   )
    A.概括B.比较
    C.具体化D.抽象
    7.尤古罗格卢和华尔伯格考察了大量的关于动机与成就关系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其中232项动机测量和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估计平均相关系数是+0.34)。该调查覆盖面为1~12年级的学生共63.7万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又反映了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
    请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复杂关系。(   )
    A.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
    B.动机具有削弱学习的作用
    C.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关系
    D.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完全成正比
    8.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该案例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的什么研究方法?(   )
    A.现场实验法B.调查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D.个案法
    9.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一只狐狸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于是它跳起来去够,结果不够高,于是又跳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这也算是一种“挫折”或“心理压力”了。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跳不到能够着葡萄的高度。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到了葡萄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案例中反映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否认B.退行
    C.合理化D.升华
    10.在一次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研讨会上,老师们纷纷发言。王老师说“在我的课堂上,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很少发言,即使发言也只是按照书本的答案回答。”李老师说:“我们老师非常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如何去做。”张老师说:“在学校里,考试是个指挥棒,如果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答题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
    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指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D.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与专家详解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高分押题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2.A【解析】记忆术是精细加工策略使用的方法。试卷版权:www.kao910.com
    3.D【解析】题干是对算法式的具体解释。
    4.C【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5.B【解析】不停地做某一件事是一种强迫行为。
    6.A【解析】模仿是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
    7.D【解析】题干是对非正式群体的解释。
    8.D【解析】题干是对非正式评价的解释。
    9.A【解析】这一目标只是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因此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10.C【解析】课堂管理的两大功能为促进功能和维持功能。
    11.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外部的、低级的动机。
    12.B【解析】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经常会有不安全的体验,因此会形成题干所述特征。
    13.D【解析】教师表达越清晰,学生的知识掌握越准确,学习效果越好。
    14.B【解析】这一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还达不到动觉控制水平。
    15.D【解析】他认为逻辑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所以,从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16.D【解析】题干所述为刺激的分化。
    17.D【解析】题干是对学习期待的解释。
    18.C【解析】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和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都可发生迁移,同一水平之间的是水平迁移,不同水平之间的是垂直迁移。
    19.C【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20.D【解析】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所

    上一页:2017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前押题试卷二 下一页:2017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前押题试卷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