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七)
2013-09-04 14:22:24 4543
  • 收藏
  • 管理
    民地半封建社会,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享有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的农民革命时期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在阶级结构上,从原来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为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

          (5)在经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6)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落为屡战屡败、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外交上也备受列强欺凌,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就是明显的例证。
            
          (7)外交和国防观念逐步更新。外交上从原来的闭关自守逐步走向世界,由夷夏之防逐步转变为中外平等交往,国防观念也发生了由重陆轻海到海陆并举的转变。
             
          (8)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观念转变为向西方学习,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9)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变。由原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专政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

              拓展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涨。

             

          (2)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3)从1915年开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谓“思想解放”就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关键提示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1840~1919年。关于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这段材料给予了明确定位,即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和新文化运动。有人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也列入其中,应当说是不恰当的。所谓“思想解放”是指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教材明确将戊戌变法定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主要知识范围为晚清时期的统治。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

             

          近年来,由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热点,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连年都有大题出现。2004年江苏卷从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有识之士的斗争这一角度出一问答题。2005年江苏卷从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角度出一问答题,广东卷从民国时期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等角度出一材料解析题,与本专题相关的选择题更多。这表明本专题内容尚处于高考热点状态。

              本专题应重点掌握晚清政局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和洋务运动、戊


    上一页: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七) 下一页: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七)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