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七)
2013-09-04 14:22:24 4836
  • 收藏
  • 管理
    骗局,不属于民主政治运动。

          3.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1)军事装备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枪炮、火药、子弹、炮弹、水雷等武器。  

          (2)近代海军的建立:从19世纪?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成立了海军衙门。

          (3)改革军事制度:①戊戌变法时: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②清末“新政”时: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4.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20多所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开设西文和西艺课程,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新式学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第二年废除科举制度。《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重大革新意义。它的颁行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形成。

          思维拓展

              拓展1:清政府政策变化的三个阶段   

          (1)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衰落统治时期,当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清政府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皇帝心无定见,压制林则徐等抵抗派,更不依靠人民。腐败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军事手段,虚弱的经济力量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对外来侵略走了一条抵抗——妥协——投降——“借师助剿”的道路。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
             
          (2)19世纪60年代,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清政府的政策有所调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通过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此后,清政府实行了两大举措:一是设立总理衙门,二是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这既是清政府屈服于侵略势力和政治半殖民地化的表现,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趋势,说明中国开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后来,由于帝国主义侵华的进一步加剧和新的侵略要求,清王朝与列强之间的“和好”局面被打破,于是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一直发展到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抗击列强(八国联军侵华)。
             
          (3)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完全屈服,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清政府的反动本质逐渐被人民所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统治。

              拓展2:“近代化”与“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巩固、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革命。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

              拓展3:什么是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大致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递加速、非农业生产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这些特征也可视为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近代化则是指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和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拓展4: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表现

              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


    上一页: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七) 下一页: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七)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