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7)
2013-08-29 12:02:55 4047
  • 收藏
  • 管理
    我们,这事是否值得达到。

      23.一个人可能沦为乞丐,“但只要两件法宝不丢”,他便仍不失为一位富者,这“两件法宝”指什么?

      24.分别写出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意义。

      (1)人生犹如剧场,除非我们对上演的剧目感兴趣,否则那个地方必然枯燥乏味,一无是处。

      (2)当我们发现了一块大陆或越过一重山岳之后,另外一片海洋或一带草原又会遥遥在望。

      25.读了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人生乐趣”是什么?

      26.你认为作者所说的死亡是否值得达到?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A项:疴—kē坷—kě呵—hē苛—kē舸—gě;B项:估—gū诂—gǔ故—gù沽—gū怙—hù;C项:偶—ǒu寓—yù遇—yù隅—yú藕—ǒu;D项:洒—sǎ哂—shěn牺—xī晒—shài栖—qī

      2.A 【解析】委曲求全暴露无遗

      3.B 【解析】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4.D 【解析】A句中“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群众信服”,应改成“不负众望”;B句中“空前绝后”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不合语境;C句中“当仁不让”意为“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D句中“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用在此句中是正确的。

      5.A 【解析】“从而”连接的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连接结果或目的等,意为“因此就”;“进而”意为“继续往前、进一步”,结合①句句意,可知此处应填“从而”。“一直”副词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一贯”着重指一向如此,从未改变。语气很重,多用于肯定句。因此,②句填“一直”最恰当。“所以”可与“由于”呼应,而“因此”则与“由于”的意思发生部分重复。故本题应选A。

      6.D 【解析】A项中“反社会人格”不能“助长”;B项“对”应改为“在”;C项“长期短缺,品种单调”与“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不对称,应改为“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多样”。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7.A 【解析】B项“再胜”应为“两次取胜”;C项“将”应为“使孙膑为将”;D项“亡”应为“逃亡”。

      8.C 【解析】A组中,第一句中的“与”意为“和、同”,第二句中的“与”应为“给”;B组中两个“于”,前者为“向”,后者为“在”;C组中两个“而”皆为连词,表顺承关系,可不译;D项中两个“因”,前者为“于是”,后者为“通过”。

      9.D 【解析】“其”应指代“大树白”。

      10.D 【解析】第①句侧重表现孙膑的“智慧”;第③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庞涓”,后一分句的主语是田忌,都与孙膑无关;第⑤句是司马迁对“马陵”地理环境的客观叙述。

      11.B 【解析】应为“一负二胜。”

      三、综合知识

      12.(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2)和他的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

      13.(1)可爱。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2)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或诗人内心的喜悦心情)

      14.(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26题

      15.C 【解析】此项属于对“制度文化层面的批判”,由原文第三段“没有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的表述可知。

      16.B 【解析】“马二之辈”读书与做官是统一的,由原文第三、四段可知。

      17.D 【解析】由原文结尾一段可以推知。原文说:“旧知识分子——士大夫是靠皇帝生存的”,而“杜少卿”仍旧是“旧知识分子”。

      18.B 【解析】原文第六段说“马二是八股举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这里的传教士是比喻说法,而选项将其偷换成本义来用。

      19.D 【解析】由文中第一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可知。

      20.C 【解析】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句得出C项。

      21.B 【解析】由文中第三自然段可知,再者A、C、D三项语言太绝对,可排除。

      22.C 【解析】由第三自然段中的“可能”“一旦”说明这种杂交也许会给农业带来新问题,但不是已经。

      23.欲望、好奇。

      24.(1)人如果没有了理想和追求,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生命的意义也就消失了。

      (2)在变化多端的生活中,种种意想不到的新鲜事物和令人高兴的事情会不断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人生的乐趣正包含其中。

      25.生活中永远充满理想和追求。

      26.不值得。因


    上一页: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7) 下一页: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7)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