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
A.动机原理
B.强化原理
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
D.成熟概念
2.区分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 )。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3.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主动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是( )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6.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培养的课程类型是( )。
A.研究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基础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7.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8.儿童非常喜欢阅读情节比较新颖离奇的故事,这种现象可以用( )解释。
A.驱力说
B.强化说
C.观念冲突论
D.归因论
9.下列情境代表内在动机的是( )。
A.为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10.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青少年偷偷抽烟
11.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12.下述不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性相近,习相远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因材施教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4.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
A.性格
B.情绪
C.人格
D.气质
15.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
A.后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16.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17.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这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18.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1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0.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l2,实际年龄为l0,这位同学属于( )。
A.智力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2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学记》
22.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3.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4.用于考察被试个体差异,衡量被试相对水平,并且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25.将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2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27.将猫、狗、鼠概括为“动物”,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方式,这样的学习属于以下哪一类?(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28.在学生中流传的俏皮话“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效应是( )。
A.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晕轮效应
29.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100%
B.150%
C.120%
D.200%
30.培养勤奋感的最佳时期是( )。
A.2~3岁
B.4~5岁
C.6~11岁
D.12~18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
A.效果律
B.运动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2.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模式为( )。
A.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