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教学的定义。
2. C[解析]1879年,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 A[解析]略
4. B[解析]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5. C[解析]教育最终落实到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回答的是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问题。
6. D[解析]道德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最终应落实到行动上。
7. A[解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弟子达三千之众。
8. D[解析]略
9. B[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发掘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
10. A[解析]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发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11. C[解析]模象直观是指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应,各种图片、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即为模象。
12. A[解析]所谓教育规律是指教育系统在它的运行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它的环境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多项选择题
13.ABCD[解析]教育测量可以对个人的能力倾向、知识范围、兴趣特长、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等进行测量,帮助个人定位、选择合适职业。
14.ABC[解析]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心理学家。
15.ABCD[解析]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②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③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④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16.BCD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三类: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7.ABC[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
三、判断题
18.× [解析]教师教育是对师范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还包括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
19.√ [解析]道家主张消极教育,行不言之教。
20.× [解析]教育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分为个体评价和社会评价,依据评价目标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21.× [解析]道德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环节开始。
22.× [解析]亚里士多德首次论述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23.× [解析]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其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表征方式的根本不同。
四、名词解释
24.图式: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2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27.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人或事物的认知系统、情绪反应以及行为倾向。
28.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五、简答题
29.[答案要点]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30.[答案要点]
(1)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了效率。
(2)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4)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地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的高速度。
(5)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1.[答案要点]
(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作答)
(1)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2)情感陶冶法: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3)理想激励法: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从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4)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奖励、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32.[答案要点]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例如: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
33.[答案要点]
(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按教育目标进行的,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土是被动的。
34.[答案要点]
(1)生物遗传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病菌、病毒感染;③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
(2)社会环境因素:①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②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3)个体心理因素:①心理冲突,压力最大的“趋一避式冲突”;②特殊的人格特征。
六、论述题
35.[答案要点]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会了解。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威绩、兴趣爱好等。
(2)面对现实。要接受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现实。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某些过激行为是正常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3)爱心感化。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方面,爱心比讲道理更为重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以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导的方向迈进。
(4)平等对待。教师应热爱每一位学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