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6)
2013-08-29 12:02:51 3128
  • 收藏
  • 管理

      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六

      一、基础知识(第1—5题每题3分,第6、9小题各4分,第7、8小题各2分,第10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哺育(bǔ) 言简意赅(gāi)

      B.驰骋(chěng) 真谛(dì) 咄咄逼人(duō)

      C.脸颊(jiá) 青睐(nài) 诲人不倦(huǐ)

      D.酝酿(niàng) 冗长(rǒng) 一蹴而就(cù)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符合语境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3.在下面句子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各种急需的物资运往灾区。

      ②一方面人人都有实现温饱自足并谋求发展的,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必将导致一部分人在竞争中落后。

      ③什么是“艺术”?专家们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了。

      A.源源不断权利尚且

      B.络绎不绝权利既然

      C.络绎不绝权力尚且

      D.源源不断权力既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让毫无准备的居民措手不及,到目前已导致6万多人丧生。

      B.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C.我们的语文老师学识渊博,巧言令色,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

      D.今天的张家界引人注目,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里的奇山异水。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负威慑流芳百世源远流长

      B.寒暄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

      C.偏袒蒙昧重蹈覆辙积腋成裘

      D.学藉暴躁浮想联翩山清水秀

      6.按要求默写。

      ①_________,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②人家在何许,_________。(梅尧臣《鲁山山行》)

      ③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8.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9.某学校五(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专题活动。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猜谜语、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成语接龙。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兴师动众 __________ 城下之盟 __________

      ②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并说明理由。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乃至汶川等地遭受巨大损失。”

      ③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稿中的一句话,请将它改为通俗的表达(尽量口语化)。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

      10.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

      ①灯泡:

      ②短尺:

     

      二、阅读理解(本题共7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第11、13小题各2分,第12小题4分,第14、15小题各4分,共16分)

      一样的渺小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

      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

      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前去拜访。

      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

      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

      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

      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

      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

      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道&ldq



    上一页: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7) 下一页: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6)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