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3)
2013-08-29 12:02:44 3142
  • 收藏
  • 管理

      2012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三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3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dà(  )shà(  )

      tuǒ(  )tiē(  )

      yuán(  )liàng(  )

      ruì(  )xuě(  )

      dàn(  )shēng(  )

      2.拼一拼,读一读,用横线给带点的汉字选择正确读音。

      熄(xī xū)灭咨询(xín xún )

      闪烁(shuò suò )毅(yù yì)然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神机秒算(  )走头无路(  )杨长避短(  )阴谋鬼计(  )

      昂手阔步(  )穿流不息(  )咳不容缓(  )惊涛核浪(  )

      4.“盛”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盛”字在字典中解释有:①兴旺;②强烈;③浓厚;④热烈的,大规模的。在“盛况”这个词中,它应取第(  )种意思。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盛”应取第(  )个意思。

      A.皿 6 ④ ②

      B.成 5 ① ④

      C.皿 6 ③ ②

      D.成 5 ② ④

      5.“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6.选词填空。

      不但……还……不是……而是……无论……都……如果……就……

      ①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

      陆续继续持续延续

      ②我们(  )跳上一只小船,船向河中心移去。

      ③这节课,我们(  )学习《鸟的天堂》。

      7.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的确生意好烦恼也没有朋友多病少挣了许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阅读,结果一个笑,一个哭。

      读了笑的,是这样停顿、阅读:

      读了哭的,是这样停顿、阅读:

      8.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

      ①《墨梅》、《竹石》、《石灰吟》看起来是写物的,实际上是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

      ②“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歇后语。(  )

      ③“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和“这不能忍受。”意思不相同。(  )

      ④“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这句话的节奏是正确的。(  )

      9.按要求写句子。

      ①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缩句)

      ②凡卡写信。(扩句,至少两处)

      ③枯黄的树叶飘落下来。(比喻句)

      10.按顺序排列句子,在(  )里写上序号。

      (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 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11.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串端匿迹大相径庭

      B.欲盖弥彰精神焕发

      C.道持泰阿词不达意

      D.搬门弄斧运筹帷幄

      12.全部属于动补型合成词的一组词是(  )

      A.眼红火红

      B.狐疑笔直

      C.胆怯眼热

      D.吃好擦干

      13.王维的《陇西行》属于(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14.下列各组成语,完全正确的是(  )

      A.无理谩骂优柔寡断蜂涌而至坦陈己见

      B.绿草如荫源远流长出奇制胜各行其是

      C.改弦更章事必恭亲人才倍出无事生非

      D.劳民伤财叹为观止恻隐之心不假思索

      15.主语和谓语划分正确的是(  )

      A.这个人我‖不认识

      B.九寨沟风景‖非常美

      C.在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叫作“晕”的光圈

      D.他不参加,‖说明他有意见

     

      二、根据积累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孟子名言,_________。孔子名丘,字 _________。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

      3.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黄鹤楼》——(  ):《岳阳楼记》——(  ):《高老头》——(  )。

      5.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

      6._________,户枢不蠹。

      7.填歇后语后面部分:八月十五的月亮——(  ):王母娘娘请客——(  )。

      8.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_________

      9.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书法特色。

      10.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用干支纪年2005年应该是_________年 。

      11.所谓“五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每题3分,共9分)

      ①现今有关匈奴的历史知识,存在着许多疑问、猜测和误解,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关于匈奴的西迁。东汉中期漠北的北匈奴被鲜卑击破之后,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似乎就再也没有以高级政治体的形式在中国史籍中出现,原北匈奴的力量中只在西域仍有零星出现。《后汉书》说“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已经指出了在北匈奴的政权破灭后,原匈奴民族被新的统治民族——鲜卑族所吸收的事实。但是,当18世纪中期的法国东方学家德经得知中国历史上有个匈奴时,就立即联想到西方历史上的匈人,二者名称上的近似使他相信匈人就是西迁后的匈奴


    上一页: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4) 下一页: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练习题(3)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