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醣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二)我是中国人
①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朝鲜人、日本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变得特别强烈,总爱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国家。我就是一个典型。我常会兴奋地向别人介绍中国的长城,汉字,我的家乡——上海。
②在美国,每节课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时,在黑板上写中文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和陈院琴一道,大摇大摆的走到黑板前,旁若无人地写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名家名言,家乡的风景……
③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我爱你——中国□几个大字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写的是什么□“I love you(我爱你)——”我很严肃地说□“what(什么)?”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中国)!” 老师恍然大悟,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Good!(好)”
④在这里,友好中也有不友好的事情发生。
⑤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要我们把一张选择题的纸交上来。那时,我还不知道英语的“选择题”是怎么说的,以为他说的是地图,所以我交上了地图。
⑥当我知道交错了后,便去解释。可是,不管怎么解释,也是徒劳。他总是摇头,不理不睬,但在测试卷上给了个“C”。老师为什么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我解释?我很气愤,但没有发作,只是咬了咬干涩的嘴唇……
⑦打那以后,我每次小测试都得满分,大测验也得“A”。要知道大测验得“A”是寥寥无几的。我为超过美国人而骄傲。我感到自豪,感到扬眉吐气。
20.在第三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21.解释词语。
徒劳:
恍然大悟:
22.划横线的话的意思是什么。
23.如果把④—⑥自然段合为一段,它是围绕来叙述的。
24.课文以《我是中国人》为题,全文充满了情感。请仔细阅读文章,写出作者的两种情感。
六、古诗及背诵(每小题3分,共6分)
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
26.将下列名言名句补写完整(任选两小题)。
(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七、作文(本题共30分)
人生总是面对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选择。面对着选择,有些人举棋不定,有些人轻率行事,选择的结果也会对我们造成不同的影响。选择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甚至在经济学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
要求: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见闻、感受、经历、看法,也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编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1.D 【解析】A悄声qiǎo,B 泠然líng,C大笔如椽chuán。
2.A 【解析】A中“集掖成裘”应改为“集腋成裘”。
3.A 【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4.D 【解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掺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B清规戒律:“清规”指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指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规章制度。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中性词语,现较多作贬义。C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指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庆”指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D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1)形容衣服破烂;(2)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5.A 【解析】B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C表述不周,据语境意义应当删除“能否”;D重复累赘,删除“毫无例外地”。
6.C 【解析】A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7.B 【解析】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的代表作,而非清代。
8.A 【解析】按总分结构排序。
9.B 【解析】略。
10.D 【解析】A项“有”通“又”、“暴”通“曝”;B项“知”通“智”;C项“生”通“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1.D 【解析】动:经常。
12.D 【解析】用排除法: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③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
13.C 【解析】“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