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8)答案
2013-08-03 08:08:34 1625
  • 收藏
  • 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2. A[解析]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学习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当个体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3. C[解析]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物: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增加正强化物和减少负强化物都能对行为进行强化,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

      4. D[解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5. B[解析]1905年废除科举制。

      6. D[解析]略

      7. B[解析]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8. 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9. D[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0. B[解析]“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而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所以,“揠苗助长”违背的是儿童身心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11. A[解析]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为哪里有道,哪里就有老师,体现出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12. D[解析]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13. B[解析]自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首创智力测验之后,各种类型的测验如智力测验、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等都先后开展起来.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心理测验的研究成果开始进入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这是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14. C[解析]题干中所体现出的是中学生具有了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特点是,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还考虑可能情境。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形式运算阶段是指11岁以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

      15. D[解析]“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是发散型认知方式的主要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16. ACD[解析]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者、学习者、教育措施三个要素,其中,教育措施指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它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7. ABC[解析]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的特点。法制化并非教育的特点,故不选D项。

      18.ACD[解析]同化是个体把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顺化是个体因环境作用而引起的原有图式的变化,分别从量的方面和质的方面引起个体的认知发展;平衡化则是个体认知从一个平衡状态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19.ACD[解析]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

      20.ACD[解析]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21.BCD[解析]对智力的定义是不会有差异的,首先排除A选项。学生智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和结构上的差异(即为智力类型的差异)。

      三、判断题

      22.× [解析]教师专业化是指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只不过是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标志,并不能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最终目标。

      23.√ [解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24.√ [解析]学习是因经验引起的,而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并且是比较持久的变化,但不一定表现出外显行为。

      25.× [解析]某一分析器受到微弱刺激时,可以提高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反之,强烈地刺激某个分析器,则能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26.√ [解析]略

      27.× [解析]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前提。

      28.× [解析]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

      29.√ [解析]略

      30. × [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四、名词解释

      31.六三三学制:1922年效法美国制定的新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六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等教育阶段是新学制的精髓。效法美制,但它却并非盲从美制,而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32.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33.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34.广义的学习是指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35.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五、简答题

      36.[答案要点]

      目标的一致性;行动的协调性;师生的和谐性;全员的进取性。

      37.[答案要点]

      能力(智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思维操作,从而发展了智力;学生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绘画能力。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产生。



    上一页: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9)答案 下一页: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8)答案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