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4)答案
2013-08-03 08:08:28 1723
  • 收藏
  • 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C [解析]语出《孟子?尽心上》。

      2. A [解析]“瓜”与“豆”的不同在于其基因组成的不同,是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

      3. C [解析]沛西?能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孟禄和马克思分别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和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

      4. B [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5. C [解析]信息加工论者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是有限的,可以通过组块的策略来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6. D [解析]明明知道而当时又回忆不起来的现象叫做“舌尖效应”,是提取信息时可能会发生的困难。

      7. C [解析]略

      8. B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为各个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身心特点,这是个体发展具有的阶段性。

      9. 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他因此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0.D[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l2~18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此年龄段正是中学阶段。

      11.D [解析]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2.A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社拉于1977年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

      二、多项选择题

      13.AD[解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直接与外界刺激接触的有感受器和效应器。

      14.ABC[解析]教育评价的信息应尽可能是全面的,还要求有相当的信度和效度。

      15.ABD[解析]班级授课制缺乏实践性,这是它的弊端之一。

      16.ABD[解析]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高质量的发散思维应当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17.BCD[解析]教学目标从大到小依次为课程目标、学科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18.ABCD[解析]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感觉。

      19.CD[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20.BCD[解析]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和肯定性训练。

      三、填空题

      21.仁

      22.知觉

      23.头部 四肢 中心 边缘

      24.京师同文馆

      25.意识 潜意识(无意识)

      26.本能幼年生活经验

      27.期待认知

      28.班风 学风

      四、名词解释

      29.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规格和要求。

      30.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31.所谓投射测验,就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

      32.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出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33.教师威信是指由教师的资历、声望、才能和品德等因素决定的,教师个人或群体在学生或社会中的影响力。

      五、简答题

      34.[答案要点]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35.[答案要点]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6.[答案要点]

      情绪、兴趣和态度对时间知觉有直接的影响。对正经历的事件或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心情愉快,则感到时间过得快;内容枯燥乏味,单调贫乏,心情忧愁焦虑,则感到时间过得慢。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或活动,如果是盼望的或喜爱的,总感到时间过得慢;如果是拒绝的、厌恶的,则总感到时间过得快。

      37.[答案要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不同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可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不同个体同一种心理机能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都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38.[答案要点]

      (1)维持功能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较长时间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学业上。

      (2)促进功能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主要是指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

      (3)发展功能

      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是指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六、案例分析题

      39.[答案要点]

      不同的课程对教师有不同的角色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发生变化——由使学生适应学校要求变为适应学生发展;教师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合作;课程资源也不限于学校内部,扩大至社区;确立了新的三维目标。

      由于背景的变化,教师角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教学过程中更多履行多样化职责,更多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资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进师生关系;教师间合作广泛;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密切与家长和社区合作,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

      教师要实现这些角色变化,可尝试制订角色发展规划。制订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按目标逐步执行;评价发展计划。

      七、教育写作题

      40.[参考例文]

      四管齐下,克服职业倦怠

      当前中小学教师中间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个人意义感和教育教学工作。究其原因,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动机的缺失造成的。而造成教师动机的缺失又有很多具体原因,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使他们感到失望,对自主和尊重的强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使他们失去信心与热情,工作环境中的人文关怀的缺乏也会使他们的热情消退,等等。我认为针对职业倦怠应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1)薪酬激励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薪酬对教师倦怠的影响,这在现实中也是合乎道理的


    上一页: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5)答案 下一页: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4)答案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