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3)
2013-08-02 13:50:26 976
  • 收藏
  • 管理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三

      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

      A.再认

      B.识别

      C.感知

      D.回忆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与张之洞同名著作( )。

      A.《学记》

      B.《为学》

      C.《劝学篇》

      D.《我的大学》

      3.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4.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育目的

      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统觉团

      D.最近发展区

      6.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者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A.布鲁纳

      B.杜威

      C.加涅

      D.奥苏伯尔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15.当前存在的学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1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_______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一般为_______年)的教育。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_______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_______和_______。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___和___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_______与_______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5.班级授课制

      26.心理学

      27.智力

      28.社会抑制

      29.学习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0.请简答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的具体内容。

      31.简述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32.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33.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34.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六、论述题(11分)

      35.请谈谈你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惩罚的认识。

      七、教育写作题(16分)

      36.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上一页: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4) 下一页:2012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试题(2)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