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证,这篇回答绝对是你想看到的。从一个小白的角度出发,解决教师招聘考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针对如何备考的干货点很多,文章有些长,一次性看不完建议点赞收藏!!
一、教师招聘考试信息从哪找?
1.省/自治区的教育厅官网
安徽、江西、湖北、山东、福建、广西、四川有统考,这种以省为单位的教师招聘都在省级教育厅官网发布。我们可以直接搜索本省的教育厅官网,然后在搜索栏输入“教师招聘”等关键词,点击搜索就可以看到公告了。
2.市级人民政府官网/人社局官网
但绝大部分的教师招聘考试都是各市县组织的,所以需要查询地级市的招聘信息,可以搜索市级人民政府官网或者市级人社局官网进入官方网站,站内搜索“招聘”、“公告”或者“教师”等关键词。
3.各大机构转发官网公告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在百度搜索教师招聘考试的公告,以山东为例: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搜索后,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很多相关信息,这个时候一定要点击下面没有显示“广告-保障”的结果,点击进去后,我们会发现出现很多菏泽的教师招聘公告,点击想要报考的公告,拉到最后会有一个文章来源的链接,复制链接就能进入到官网公告的界面。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来查询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我关注了很多,其中一起考教师必备就挺全的,紧跟各省各市的考情。
以上就是了解教师招聘考试公告的三种办法,选择第三种途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的落脚点是官网,它们只是一个“中介”而已!
二、明确考试内容,选择学习资料
找到公告后,最好一字一句将公告读一遍,明确考试的内容。一般情况下着手备考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到招聘的时间,可以找前年、去年的公告了解一下,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笔试一般考教综、学科、公基,或考其中一科,或考两两组合。
教综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
学科考查所报学科的专业知识;
公基具体包含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学习材料分为线上和线下课,这两种我都上过,整体感觉线上网课的性价比更高,我当初报的线下班是3000块钱上4个周末,而网课是800块钱上3个多月,除了时间和价格的差别,内容也差得挺多,线下课一般是理论班和刷题班分开的,我报的3000只是上8天理论课,而网课包含的是90多节的理论课(2轮)+30多节的刷题课+20多节的专项课。
不得不说,我网课上的挺爽的,而且效果也很不错,参加了市直属和县直属考试,都是岗位第一!马上就要进入到2023年了,想要和我一样成为一名在编教师,就要赶紧准备起来了,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我整理出了一份2023年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包。内含:一起考教师的全程班视频,各省份地区的考情分析报告、知识框架导图、历年考试真题,学练结合才更有效果!这些资料,每年更新一次,紧跟最新考试大纲,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考试的变化和考查的重点,让备考有的放矢;同时也提供高效的备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三、备考流程
1.第一遍理论精学,打牢基础(40-60天)
买了网课,我就是跟着网课的直播走的,第一遍学习是学理论,要学得非常细,我当初只考教综,没有学科和公基,所以备考时间用了一个多月。
①预习。我是在每节直播课前先预习,就是翻书先从头到尾看一遍,了解一下内容,这样接受起来更快;
②听课。然后尽可能跟上直播课,刚开始我也容易溜神,最后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就是边听课边记笔记,为了将笔记记全,我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
③回放。我不是每节课上完就能全部记住或者全部理解,有时候笔记没记全或者有没听懂得地方就听一下回放;
④做题。我会在上面环节全部完成后再刷题,题目的来源一是网课配套的,二是我自己买的习题,三是软件的刷题APP;
⑤背。我觉得我能得那么高的笔试成绩,离不开踏踏实实地背知识点,记得准、记得牢是我背记的目标,而且我在APP上刷题的时候还给自己计时,又快又准才能说明达到了好的学习效果。
2.第二遍理论学习,强化重难点(15天)
第一遍学习之后,基础就学得差不多了,第二遍理论学习就不会像第一遍那么细了,而是强化一下每章的重难点。
①听课。网课也有第二轮学习,跟着课程节奏可以再回顾一下,同时脑海中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框架,大致知道某个知识点出自哪章,更有利于记忆;
②刷题。这个阶段的刷题会比第一轮猛一些,我在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些套题了,通过套题寻找自己薄弱的章节再进行学习。
3.做套题、真题(15天)
找近三年的真题来做,真题做完再做一些模拟题、套题都可以,记得算一下分值,前期不需要执着于高分,刷了几套之后一定要提高做题质量,尽量把分数提上去!同时我在这个阶段除了做题,依旧没有忘记背知识点,我的笔记都让我翻软、翻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