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9.《雅典学院》的作者是(D)。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提香
D.拉斐尔
50.以下作品当中,(C)不是新古典……的作品
A.《萨宾妇女》
B.《荷拉斯兄弟宣誓》
C.《大宫女》
D.《马拉之死》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请谈谈什么是“至上主义”?
【参考答案】
至上主义是1915~1922年出现于俄国画坛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是在绘画中纯粹的感觉和感情至高无上的意思。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使用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案或单纯的黑、白色彩作为“新象征符号”,传达心中超越自然事物的纯粹感觉。
马列维奇,是俄国“至上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白上白》、《充满活力的至上主义》。
2.请谈谈什么是“融合型中国画”?并说出两个以上代表画家
【参考答案】
融合型的中国画是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大多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技巧与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结合起来或吸取西方绘画写生和描绘光色的长处并结合中国传统用墨用色的画法。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多是曾经留学欧美或日本,或学过西方绘画又熟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们,如徐悲鸿,李可染等人。
二、论述题(10分)
青从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角度对吴冠中的作品《春雪》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①在艺术美方面:作者并没用选择运用写实语言如实的再现山水风景,而是利用利用点线、面、形、色等基本的美术语言,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将现实中山水的形象进行抽离、集中、概括,反应作者对中国传统写意山水与西方意象语言的融合与运用。同时传达了作者对画面虚实的探讨和诗意的追求。
②在形式美方面:作者以晕染和渗透的方法画出点、线、面,形成了该画基本的语言元素,运用明暗、空间、构图等语言手段形成了一种空灵的诗意。该画在语言规则上主要运用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手段进行表现。
③《春雪》运用的就是不同的美术语言方式传达出不同的形式美,给人以轻盈而富有灵动的感觉。
三、案例分析题(10分)
【案例材料】
以下是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一中国民间艺术》当中的教学片断,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镜头一:
王老师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而且还准备了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教具。
(1)环节一:王老师不仅对作品进行评析、讲解……老师进行补充小结。
(2)环节二:王老师为活跃课堂气氛……,勇于表现。
镜头二:
李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在网络和……以及文化寓意等方面做好详细的文字记录。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创设了“做个小小鉴赏家”的.…只做最后的补充和小结。
【问题】
(1)镜头一: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课标精神?具体体现了哪几个美术课程核心素养,请你进行简短分析。(3分)
(2)镜头一:王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请你进行简短分析。(3分)
(3)镜头二: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否合理?请说说你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王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课标精神。(观点)美术课程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而王老师在环节一中具体体现了以下几点:
①图像识读,是指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的对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原理依据)例如案例中,王老师收集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影像图片和实物教具。做到为学习民间知识,而有针对性的收集、欣赏美术作品。(结合案例)
②“审美判断”,是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原理依据)例如案例中,王老师不仅对作品进行评析、讲解,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交流讨论自己进行补充小结。做到了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结合案例)
(2)王老师在环节三中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方面的美术核心素养(观点)
“美术表现”,是运用一定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图像。(原理依据)例如案例中。王老师创设了师生一起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