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2: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1)历史背景不同:法国是当时欧洲大陆上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不仅有规模巨大的手工工场,而且有的工场技术水平达到了工业革命开始时的水平。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英国革命前,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法国的启蒙运动不仅包含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而且从理论高度阐述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法制思想。其政治学说论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思想。
(2)领导阶级不同:法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了这场革命,资产阶级一开始就提出了以制定宪法来限制王权的政治纲领。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各阶级相继表现了自己的意志,使法国大革命的激烈程度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领导,最后通过政变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
(3)革命环境不同:法国大革命遭到欧洲许多君主制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因此,革命中出现了违反资本主义的原则,限制资产阶级的现象。而英国革命爆发时,欧洲大陆正在进行战争,英国革命遇到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4)人民群众作用不同: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把革命不断推向深入。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资产阶级就无法战胜国内外封建势力。
拓展3:西方国家的代议制度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议会一般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有些国家实行两院制。上院,即参议院,有的是贵族院、联邦院,产生的方式不同。英国上院议员在1999年改革前根本不经过选举,均由贵族担任。美国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代表组成。法国的参议员由省、市议会的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下院,又称众议院、平民院、国民议会等,通常由选举的代表组成。当代西方,联邦制国家一般都实行两院制。
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议会决议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政府中的行政权力日益扩张。行政权扩张的方式,一是控制议会立法,使议会立法实际上变为政府立法;二是行使“委任立法权”,削弱议会的立法**功能;三是行使立法否决权。另外,有些国家的司法机构通过自己的司法解释干涉和侵犯议会的立法,甚至有时成为实际上的立法机构。
此外,西方代议制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党政治。除组织选举外,政党的主要政治活动是议会斗争。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夺,来实现本党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拓展4:关于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专政问题
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内独裁和对外扩张的道路。其建立的共同原因是:第一,历史原因,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二,两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并且受客观环境制约,转嫁危机的回旋余地小,致使社会局势动荡。这些为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第三,两国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极力想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外扩张的要求强烈。
但是,由于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两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过程中,也呈现着不同特点。德国法西斯专政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经过宣传、竞选,在国会选举中取得胜利后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其特点是:第一,有一个以希特勒为领袖的强大的法西斯政党,并且发动了有群众基础的法西斯运动。第二,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全国政权。第三,对原国家的政治体制作了彻底改变。
与德国相比,日本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日本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