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师招聘考试
嘉兴教师招聘考试
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八)
2013-09-04 14:22:27 4265
  • 收藏
  • 管理

    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八)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与民主政治进程

          知识归纳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中国历史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来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键提示

          反封建反侵略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革命的任务决定了革命的性质。

          2.民主革命的准备——太平天国运动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革命斗争内容

          ①政治上:在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②军事上:发动金田起义;永安突围;夺取武汉三镇;占领天京;北伐、西征、东征;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等。

          ③经济上:在太平天国占领区,农民进行抗租斗争,没收地主土地,禁止地主收租等。

          (3)特点: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运动纳入民主革命的范畴,是因为大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说明太平天国肩负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跟踪思考

          你怎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 3.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

          ①组织上: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1905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思想理论上: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与保皇派进行论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③武装斗争上: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主要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推翻了清朝统治。

          ④政权建设上:同盟会会员吴永珊等在四川荣县建立革命政府,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武昌起义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1912年初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⑤法律建设上: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12年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关键提示

          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能说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或“封建统治”,一定要用“君主专制”加以限定。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4.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

          (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表面上赞成共和,实际加紧专制统治。宋教仁将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二次革命(1913年)

          ①起因: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出卖国家主权,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袁世凯罢免国民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

          ②斗争方式:武装起义、宣布独立。

          ③力量:国民党人掌握的军事力量。

          ④结果:失败。

          ⑤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上一页: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九) 下一页:20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热点要点汇总(八)
    全部评论(0)